老爷岭古道调查记录
老爷岭古道调查记录
王晧
2012年3月,古道调查之褒斜道调查,调查人王颢、张程、李伸前、陈恩乾、杨富科、刘军户。在太白县东部鹦鸽镇、桃川镇,差不多已进入秦岭山区,两镇之间现经白云峡相接即姜眉公路通行,可调查发现褒斜道未经过该段道路,而是经过老爷岭村的老爷岭古道的(图一)。
图一 老爷岭北坡
老爷岭村隶属于太白县桃川镇,以山顶有关帝庙而得名(关帝俗称关老爷)(图二)。老爷岭属于高山和中山丘陵地貌,为秦岭山区的北坡地带。老爷岭位于石头河西岸,处于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的屋脊山脉中段,两侧的山脉高耸,中部低凹,呈马鞍形。又有自东北向西南方向的小山脉,呈“X”形,交叉处即是老爷岭的顶部,有小面积的平地,也就是关帝庙所在地。小山脉北坡地势较缓,南坡较陡峭。
老爷岭村有三个小组,一、二、三组分别位于老爷岭小山脉的南坡、顶部和北坡。一组位于南坡下段及山脚下,二组位于山顶部及南侧上部。北坡的三组村民已经全部搬迁至与鹦鸽镇马耳山村接壤的石头河东岸,道路及村庄已荒芜;南坡自山脚下修建有水泥道路至山顶关帝庙。
图二 关帝庙
二、访问调查鹦鸽镇六家村五组村民刘源生,70多岁,曾担任过村会计。他说,在姜眉公路没有修通之前,他们人老几辈子去太白县都是走老爷岭这条路。从老爷岭村东的石头河河滩涉水过河。冬春季河水不大,有时踩着石头就过去了;夏秋季河水上涨,就有人在石头上搭几根木头供行人路过。他当村干部时去太白县开会就背上被褥,拿上碗筷,走的就是这条路。路很宽,也很近。一般都是早上五、六点在家吃饭,然后到下午五点多就到达太白县,得花上一天时间。以前都是骡子驮木材、山货和粮食走的大道。
鹦鸽镇六家村三组张子鹏,60多岁,曾当过兵。他说,要从鹦鸽到达桃川,去太白,走老爷岭很便捷,也是一条老路。他们六家村的人去太白,一部分人是翻过马耳山,一部分人是到六家城,都要经过老爷岭,到桃川的下河坝村,是一条捷径。他1968年因当兵去太白体检时,走的就是老爷岭这条路。1972年回家探亲时白云峡的这条路刚修通,汽车可以通行,但是路面很窄,石子路,坑洼不平的。
调查过程中,访问过多人,也包括老爷岭二、三组村民,均表示以前都是从老爷岭到达桃川才去太白的。
三、实地踏查
在实际踏查老爷岭中,发现自石头河到达老爷岭三组,首先必须经过石头河。石头河河床在这里很宽广,宽约500米,地势平坦。河道在这里是从白云峡出来,往西北方向偏离,呈“S”行曲折。主要偏西侧河岸,靠近老爷岭三组,河道巨石很多,要是踩着石头过河是很容易通过的,如遇水流上涨,也是很容易搭建便桥的。在这里未发现栈桥遗迹。现今有工程队在河面上修有便道,大型挖掘机在老爷村三组老村庄挖掘土方,再通过大型渣土车运土过河,把土铺垫在东面宽阔的河床上,变河床为耕地。
沿便道过了石头河,到达老爷岭北坡的山脚下(34°03′27.2″,107°37′04.6″,高程945米),老爷岭三组村民原居住在北坡脚下和北坡的下段。正前方有一条不太陡峭的矮山梁,山梁南侧有一条较宽的土路,足以通行汽车,经过调查得知,这条路是在人民公社时修建的盘山土路,沿这条路可以到达老爷岭山顶。沿山梁顶上树立有牌子,为宝鸡到汉中的天然气输送管道线。调查得知,古老的上老爷岭的道路就是这天然气管道这条线路,沿着山梁顶部直行到达北坡中段的村庄。由于天然气管线建设,破坏了老路,现大多已修为耕田了(图三)。
图三 古道之下现为天然气管道
图四 虽搬迁却难离的古老村庄
图五 古道之古树
图六 人民公社时修建的道路
老爷岭北坡全长约2.6公里,自东北向西南方向,除上山山梁的道路、村庄内道路、人民公社期间修的较宽土路外,残余的原来古老道路长约0.9公里。但是线路方向正确,路径明确,慢行耗费时间不足1小时。现在也是附近村民走亲串友、农耕生产生活、采摘山货等不可或缺的必经之路和便捷之道。
山顶平台,宽约20米,长约50米。北侧为关帝庙(34°03′04.4″,107°36′34.6″,高程1224米),旧庙已毁不存,现为新建砖混结构庙宇,坐北向南,面阔五间。南为老爷岭村民委员会和村小学旧址,现均已搬迁不用多年,残留房屋于此而已。村委会门前为水泥路,蜿蜒下行至山脚下。山顶及南坡上段为村二组居住区。据当地村民,这条路就是过去的古道,解放前是连接山外的一条必经之路,过往行人较多,运输多靠骡马驮运和人担肩挑。
南坡自上而下,方向自东北向西南,上部古老道路因修建水泥路而破坏不存,仅残余中段(34°03′09.4″,107°36′27.7″,高程1204米)和下端部分,穿过一片槐树林下行,路况与北坡上行路况相同,稍显陡峭,长约1公里。南侧为一条山沟,古老道路也是在山沟北侧的耕地和断崖边下行。后到达村民集中居住区即老爷岭村一组所在地(34°03′11.2″,107°36′12.3″,高程1154米),沿水泥路下行终止于石头河河岸位置(34°02′58.1″,107°35′54.3″,高程1051米)。南坡全长约3公里。
五、结语
老爷岭道路全长约5.6公里,踏查发现最早道路保留至今的仅约2公里。路境区域内未发现与古道联系的遗迹现象,能判断为古道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条:一是对当地诸多老人和群众的寻访,当地人一致说明自古从鹦鸽镇到桃川镇都是走的这条古道。二是经过实地踏察来印证当地群众的说法,真切地感受了道路的实际情况,具备古道便利快捷的条件。三是独特的地理环境是作为古道的必然选择。在鹦鸽镇的南端有三条可以走向南部的道路,三岔峡、白云峡和老爷岭。三岔峡经过实地踏察,得知三岔峡走的方向与从鹦鸽镇到桃川镇南辕北辙。经过白云峡的姜眉公路是70年代新修的道路,高山险峻陡峭,山谷迂回不断,河多水急,不具备古时通达的条件。而老爷岭是地处鹦鸽镇西南角,河道宽阔,山脉低凹,沿途村庄相对集中,基本是直线通达,路途简短,道路较宽,具备作为古道很多有利的条件。所以我们认为从鹦鸽镇翻越老爷岭到达桃川镇的这条道是古道。
鹦鸽镇古为松岭驿,为自斜峪关向南的第一个驿站,而桃川镇古为连云驿,是松岭驿南行的又一个驿站,连接两个驿站的之间道路唯有老爷岭古道。
上一篇:《宝鸡郭家崖汉唐墓发掘简报》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宝鸡郭家崖汉唐墓发掘简报》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