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工作

搜索:

二级分类:

立足田野考古工作,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为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宝鸡市考古研究所32下午邀请中国会科学院考古研究博士、副研究员宋江宁先生为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宝鸡市民俗博物馆及文物交流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作了题为《新考古学的思考与初步实践》学术讲座。

图片

宋博士先从学术史梳理出发,对考古学科性质进行了探讨,指出考古学研究在学科层次上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三大学部。中国考古学正处于新旧研究共存的转型期,“旧”是指在历史学视角下开展的历史考古学研究;“新”是说考古学综合学科的性质与定位,正在通过越来越多新的研究角度的出现而越发清晰。我们目前的考古工作应当实现科学田野工作和各具体学科(角度)相结合,对考古材料开展解读,这也是世界考古学发展的大趋势。讲座从水资源研究为切入点,以多个案例展示了不同学科视角下考古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及现实意义。

图片

图片

在田野考古、聚落考古、地质学及历史学等综合视角下,对关中平原史前到秦汉时期的中心区转移现象从地貌学角度进行了解释。秦汉时期经济中心区从漆水河以西地区向西安地区转移,其直接原因是郑国渠的修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渭河水位下降,河漫滩变为新的可资开发的冲积平原(地貌学也称为一级阶地),为水利工程修建提供可能。这也为韩与秦双方出于各自考量下,秦人为何放弃灭韩的计划,转而采纳修建郑国渠的建议这一历史事件提供了地貌学和水利学的解释。水遗存研究对理解周原遗址兴废具有指示作用,水渠内堆积反映管理机构职能履行情况,水位下降加之水利系统的崩盘,使得关中平原西部的西周都邑(周原、孔头沟、周公庙)失去存在的基础,这也是王室放弃西土(西周灭亡)的重要原因。从地貌学角度观察,地下水位下降,西周都邑所处的冲积扇环境恶化的同时,黄土台塬上小盆地地貌,河流众多的秦都雍城则迎来了两千多年最好的水源供应,直到陇海铁路开通之时的工业时代才丧失其在宝鸡地区的中心地位。

图片

图片

讲座结束后,宋博士参观考古所文物库房,对近期出土的陶器分类研究进行了现场指导,他指出可以将整个墓地作为一个对象,组建广泛的课题组,尽可能多的发掘古代遗存所包含的自然、社科与人文信息,进而开展多学科研究。大家纷纷表示,本次学术活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所将继续立足科学的田野工作,进一步开展有关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积极探索,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上一篇:宝鸡市积极开展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   下一篇:宝鸡市考古研究所 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 上一篇:宝鸡市积极开展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   下一篇:宝鸡市考古研究所 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