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

搜索:

二级分类:

《“陶复陶穴”辨》

作者:刘军社
正文快照:<正>《诗·大雅·绵》中“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一句,反映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事实,但对此学术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据发现的考古材料,并结合历史文献,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陶复陶穴”旧释(一)与古公亶父无关系说钱穆先生说过,“民之初生,自土沮漆,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此言沮漆之地,其民居覆穴,自古公之未来,则未有所谓家室也.何以云:“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曰“古公亶父”四字乃衍文也.其下始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古公本居邠,不在沮漆之间,方古公之未至,沮漆之民,陶复陶穴,于古公无与也.古公在邠,不得谓其未有家宝,尚未言古公去邠,亦不得逆言古公在漆沮而陶复陶穴也.然则“古公亶父”四字,其为衍文审矣.绵诗皆两句为一韵,开首“绵绵瓜瓞”四字为单句,后随谓衍‘古公亶父”四字以为之配.与此意义相似,孙作云先生也说过:有人就“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说古公之时,周人还过穴居生活,还是原始社会.按:判断社会性质,主要当根据当时的生产关系,不能据穴居来判断.就本诗言,太王之时,己有百官有司,己建立宗庙,太社,则其非原始社会可知……
所属期刊:《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3期

上一篇:《陕西宝鸡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考古概况》   下一篇:《先周文化与光社文化的关系初论》 上一篇:《陕西宝鸡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考古概况》   下一篇:《先周文化与光社文化的关系初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