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导航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业务工作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西宝路12号
电话:0917-3266528
邮箱:bjskgyjs@163.com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动态 > 行业新闻 >
“色如天相,器传千秋”——预祝“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圆满成功
浏览: 发布日期:2022-07-01

 

图片

绿松石,凭着天蓝水碧之色和莹莹润泽之光,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绿松石的国家。自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绿松石文化绵延9000年,生生不息,承载着先民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灿烂中华文化中独具魅力的一支。

图片
图片

 

再过两天(2022年3月15日),“色如天相,器传千秋”——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将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临展厅全面开放,这是全国首个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览,享誉古今的文物珍品跨越地域和时间在盘龙城相会,为广大游客带来一场文化饕餮盛宴。宝鸡益门二号春秋墓出土的金柄铁剑、鸳鸯金带钩等6件镶嵌绿松石的金器瑰宝也将亮相展览。

图片

此次展览是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主办,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市考古研究所等全国14个省市及地区,共计38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展品来自贾湖遗址、金沙遗址、殷墟遗址、晋侯墓地、马家塬墓地、曾侯乙墓、满城汉墓、吐尔基山辽墓、宝鸡益门二号春秋墓……的共计165件(套)绿松石文物精品,光华夺目,卓然不群,静静见证我国自新石器时代,历经夏商、两周、秦汉、隋唐、宋明,长达9000年,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

图片

绿松石小介


     绿松石为一种含水的铜铝磷酸盐矿物,或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简称“松石”。绿松石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颜色也有差异,氧化物中含铜时呈蓝色,含铁时呈绿色。多呈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绿色、带绿的苍白色。绿松石产地以鄂西北的郧县、竹山县最为著名,其次是陕西的白河、安康,新疆、安徽也有产出。

图片

中国的绿松石制品大约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裴李岗文化墓葬中,精心制作的绿松石坠饰被置于墓主人的颈肩、头、耳、腹、牙齿等部位,暗示这些物品具有装饰功能。

图片

中国绿松石之名,始著于清;甸子之名,始见于元。《清会典图·冠服一》载:“皇帝朝珠,用东珠一百有八,佛头、记念、背云、大小坠珍宝杂饰惟宜。惟圜丘以青金石为饰,方泽珠用蜜珀,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绿松石”。宋、元、明时期,称绿松石为“碧淀子”、“碧甸子”、“碧靛子”、“北靛子”、“甸子” 等。汉唐以前,夏商周乃至新石器时代,绿松石有何称谓,学界尚无一致认识。有研究者根据古文献记载,认为“琳”指绿松石,“璆琳”指球状或粒状绿松石,“璆琳”有时简化成“璆” 或“琳”,皆指一物;“璆琳琅玕”可直释为 “球粒状绿松石珠”,简称“绿松石珠”或“松石珠”。也有研究者考证“璆琳”为青金石,“琅玕”为巴㻝(宝石)。 

图片

兽面金方泡

绿松石镶嵌工艺


     镶嵌技术从发生之初一直就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手段, 大大的提高了史前人类制作工具的水平。镶嵌方法包括凹槽法、浅窝法、孔洞法、榫卯法、平面镶嵌法等。根据是否使用粘合物又可分为直接镶嵌法和粘合镶嵌法。

绿松石因多是一些生在沙石固化的石缝之间的薄而细小的原石块,很少有大型厚重的绿松石。这就使得绿松石无法用一般软玉制品那样的工艺来制作,其作品在早期也多是一些简单的小挂饰,之后发现的带有绿松石的装饰品也多以小而薄的石片与其他材料镶嵌而合成。绿松石的这种自然特性决定了它在制作技术上与镶嵌工艺的密切关系。

 

图片

大汶口m4镶嵌绿松石骨雕筒

 

绿松石开始被磨制成特定形状并镶嵌于其他材质的物品之上,始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的海岱地区。如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一件骨指环, 上面镶嵌3块绿松石圆饼,可能为浅窝镶嵌法, 使用这种方法应该配合粘合剂使用, 要不然是不牢固的。此外在泰安大汶口遗址晚期墓葬M4中出土有一件骨雕筒,其上下与中间各有三组横弦纹,弦纹间的两圈凹槽中部各钻有一圈穿孔,上下两层穿孔中有五孔嵌有等大等厚的圆片状绿松石。此件骨雕筒使用孔洞镶嵌法制成, 只要镶嵌物与被镶嵌物能够大小合适, 即使不用粘合剂也能够较为牢固的结合。

 

图片

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

图片

二里头遗址出土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绿松石镶嵌技术自大汶口文化开端,至陶寺文化和海岱龙山文化后进一步发展,并被西传至甘青地区。后续较为复杂的绿松石嵌面镶嵌工艺也以绿松石龙和绿松石镶嵌牌饰等遗物形式传承至了二里头、殷墟、盘龙城等夏商时期遗址之中。

 

参考文献:

翟胜利:中国古代青铜嵌错工艺的技术源流与审美特征,《收藏家》,2020年第12期。

洪石:先秦两汉嵌绿松石漆器研究,《考古与文物》,2019年第3期。

秦小丽:跨文化视角下的绿松石与镶嵌礼仪饰品研究,《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6期。

王强:试论史前玉石器镶嵌工艺,《南方文物 》,2008年03期。
 

编辑:王含

审核:张程